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251篇
  免费   2077篇
  国内免费   2243篇
教育   132870篇
科学研究   13534篇
各国文化   317篇
体育   9922篇
综合类   10961篇
文化理论   135篇
信息传播   983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1074篇
  2021年   1851篇
  2020年   2419篇
  2019年   1768篇
  2018年   1237篇
  2017年   1155篇
  2016年   1528篇
  2015年   3514篇
  2014年   9308篇
  2013年   9642篇
  2012年   12482篇
  2011年   13666篇
  2010年   10287篇
  2009年   9824篇
  2008年   11370篇
  2007年   14550篇
  2006年   14204篇
  2005年   12824篇
  2004年   11225篇
  2003年   10123篇
  2002年   8158篇
  2001年   6526篇
  2000年   3690篇
  1999年   1492篇
  1998年   681篇
  1997年   573篇
  1996年   515篇
  1995年   290篇
  1994年   281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38篇
  1977年   41篇
  1976年   34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空间解析几何是大学数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也是数学专业学生深入学习几何学专业知识的基础课程。本文通过在课堂中引入雨课堂、数学史和MATLAB,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2.
高职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在影响高职思想政治课学习效果的诸多因素中,学生自身需求是关键因素。针对这一关键因素,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满足学生需求,提高思想政治课学习效果,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3.
周葆华 《新闻大学》2020,(3):84-106,12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永久在线、永久连接"成为当代受众的新生活方式,也挑战了传统的受众与效果研究范式。本文从理论上阐释"永久在线、永久连接"概念,并运用一个全国性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首次实证描述中国受众"永久在线、永久连接"的行为与心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可供性显著正向影响永久在线与连接行为,价格敏感、时尚国际、积极进取、稳定悠闲等生活方式对永久在线与连接具有不同方向的显著影响,错失恐惧对"永久在线、永久连接"的行为及心理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
张婧 《兰台世界》2020,(4):149-151
鄯善乃西域古国之一,新疆出土的佉卢文书多涉及其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法律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批文书很好地反映了鄯善王的施政特点:鄯善王通过在全国建立严密的行政管理系统,使用严格细致的法律体系,再加上极力武装的胜兵体制、“专车”专用的交通制度以及事无巨细的统一管理使得鄯善逐渐富裕,成为西域城邦大国之一。  相似文献   
95.
王奥娜 《美育学刊》2020,11(2):102-107
阿多诺其人一生都在音乐和哲学之间徘徊往返,这不仅体现在其思想逻辑里,更显现在其著作中,然而相较于阿多诺的哲学思想研究,对其音乐理论研究却是少数。从《启蒙辩证法》的文本入手,深入挖掘“启蒙”的内涵,明确“启蒙辩证法”自身的逻辑线条以及其中的启蒙精神与批判逻辑在《新音乐的哲学》中的自觉贯彻,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阿多诺的哲学、美学和音乐思想。  相似文献   
96.
张嫣格 《美育学刊》2020,11(1):107-111
在新的文化语境下,作家、艺术家以中国艺术精神为参照系,在文艺创作中探索中国艺术人格的精神建构。在中西文化的对峙中,中国艺术人格立足于传统文人精神,着眼于和谐社会,强调主体审美自觉,追求人格的价值尺度,使中国人格美学思想既具有现实关怀又充满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7.
伴随快速城市化的乡村聚落的衰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缓解这种现状,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那么,在乡村振兴中如何看待村庄的衰减?如何合理布局村庄和促进乡村振兴呢?日本作为一个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国家,经历了乡村衰落和町村合并,该历程可能对中国有所启示。分析日本过去近100年不同等级町(镇)村数量变化、人口数量变化、空间分布与变化特征,以及町村聚落变化的影响因素;然后从4个方面探讨日本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1)町村规模越大,在时序上衰落(数量减少)越滞后,但2000年以后(城市化后期阶段)不同规模等级的町村都在减少;2)1980-2015年町村数量减少率由东北向西南递增。其中,减少率最高的区域为濑户内海两侧地区,均高于80%;3)1980-2015年町村人口增长的主要区域分布在都市地区(东京都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大阪都市圈),且离都市圈越近人口增长率越高;4)城市化快速发展、町村合并及选择性的乡村振兴是导致町村变化的3大原因。  相似文献   
98.
摘要: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引入社会学视角理论与方法,理论与实践均取得专家的认同。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发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资源配置主体单一性、手段行政化和政治倾向性强,凸显出高等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缺乏激励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的问题,造成高等体育教育资源配置成本最大化和社会效应的最小化问题较多。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高等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资源配置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高等体育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滞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步伐缓慢、高等体育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足等问题。据此,从社会学研究的视角,提出了构建多主体推动高等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创新的发展模式、多元化高等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资金投入的保障体系、高等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均衡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大学城体育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创新发展模式的新时代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策略,旨在服务新时代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9.
We analyze the so-called Socialism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which nine South American governments turned to the left over the last 15 years. This South American socialist turn is seen as a delinking from the logics of dependency and pure neoliberalism. To explore the rhetorics that underlie this delinking process, we conducted both a macroanalysis and an intradiscursive rhetorical analysis of the inauguration and most significant speeches of all of the leftist South American presidents elected after 1999. We claim that a common critique of neoliberalism underlies the South American presidents’ speeches, which manifests through specific rhetorics concerning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social inclus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en they became transnational, these delinking rhetorics crafted a decolonial critique that calls for more indigenous models of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00.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rinted representation, and prosecutorial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movements, actions and motivations of early Quakers as vagrant. It argues that the prevalence and power of representing (and subsequently treating) early Quakers as vagrants is an understudied aspect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Society of Friends, particularly in Interregnum England. As evidence, it interrogates a furious pamphlet debate between mid-century religious writers and preachers, who devoted much time and ink to painting Quakers as mendacious vagabonds, and Quaker ‘First Publishers’, who responded at length and in a striking way to these accusation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se images of Quakerism as a form of ‘spiritual vagrancy’ created historically significant echoes in English and Atlantic cul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